当代电视杂志社

国际刊号:1000-8977    国内刊号:11-1322/J    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期刊名称:当代电视
期刊级别:南大核心、北大核心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国际刊号:1000-8977
国内刊号:11-1322/J
审稿时间:1~3天
语种:中文
CG 技术在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纪录片 创作 历史
胡子依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0 引 言
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中,数字技术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数字化为底层逻辑的各种技术不断地影响着历史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和传播等各个创作过程。在美学观念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创新之下,历史纪录片的话语体系也在不断地建构和变化,在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中,深化了人们对于历史、世界和自我的认知与体会。
 
1 CG 技术概述
1.1 CG 技术的概念
CG 是Computer Graphics 的简称,指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包含科技、美术等等,基本包括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视觉艺术的创造活动,如三维动画、电影特效和多媒体,甚至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等。广义上的CG 影片是指在实际环境中拍摄并以实景呈现内容,其中穿插大量虚构镜头与特技效果的影片。狭义上的CG影片是指一部动漫中的视觉产品均是由用计算机制作的CG 动画视频或CG 影像图片所组成的作品。
 
1.2 CG 技术的起源
20 世纪70 年代,计算机绘图技术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20 世纪80 年代,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逐渐完善,计算机开始辅助设计者进行设计,设计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设计制作建筑的平面图、断面图和立面图等。20 世纪90 年代中期,随着CG三维建筑设计水平的提高,制作方式越来越多样,建筑动漫由脚本制作转变到精细的建模制作,制作的建筑动漫作品综合质量也越来越高,包括常见的房产漫游动画片,CG 三维虚拟现实样品房等,如今已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2 CG 技术的常见形式
2.1 全三维虚拟场景技术
全三维虚拟场景技术的基础是全景图像的现实场景虚拟技术,其全方位互动式虚拟场景是利用摄像和计算机生成处理来实现的。全三维虚拟场景技术的操作流程第一步是取景,然后运用计算机三维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设置好摄像机动画、走位等设计,就可以渲染作品特效,从而实现创意的落实。
 
全三维虚拟场景技术通常在一些需要展现历史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影像制作中运用,比如对已经消逝的历史建筑和灭绝的动植物等一些理念性事物的阐述。纪录片《圆明园》呈现了经四代皇帝建造,传承中国三千年文化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兴衰故事,以全三维虚拟场景技术还原有园林内部的景观和构造,为观众提供了感受圆明园文化魅力的途径[1]。
 
2.2 反求摄影技术
反求摄影技术通过电脑对已经完成的实际拍摄部分的运动轨迹进行处理和分析,接着科学合理地计算出运动数据信息,然后将运动轨迹的数据输入三维处理系统当中完成操作。
 
纪录片的制作需要靠优质的影像来实现。把实景摄影与三维动画进行结合处理的CG 技术运用是纪录片的制作趋势,可以使实拍画面与虚拟影像呈现出完美衔接的效果,为观众提供更加真实的视觉画面作品,在历史纪录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科学地把实景画面同三维影像安排在相应的轨道中,可以改善有瑕疵的实拍影像;将实景画面或者三维元素合理地放在三维动画场景里,可以丰富实拍影像画面的内容,给观众呈现独特的视觉体验感[2]。
 
2.3 动图设计技术
作为一种图形设计和电影创作的语言,动图设计往往是以时间流动为基础来进行设计和创作的画面表现手段。利用动态图形设计的影像更为生动、更好理解,直观性的画面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观众的体验感[3]。动图制作过程的第一步是创作出二维的静态图形,接着利用动画软件把相应的动画轨迹设置、赋予在静态图像上,然后就可以产生拥有动态效果的动态图形。
 
3 CG 技术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的运用
3.1 作为一种创作技术还原历史场景
历史纪录片的题材通常涉及久远的年代。由于影视资料的稀缺,利用CG 技术,可以依据相应的资料,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原貌,为内容表现和主题表达提供途径。纪录片《紫禁城》利用CG 技术与历史再现、实景拍摄内容剪接,将特效作为叙事的重要手段,使得难以用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历史事件更为具象、可感。
 
CG 技术不仅能还原当下无法或难以实现的历史场景,还能实现传统视觉艺术手段不能呈现的历史场景。纪录片《中国古建筑》以考古和历史文献发掘工作为基础,系统地向大众讲述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建筑特色和精湛工艺,并深入揭示古代建筑的历史含义[4]。用专业三维动画复原已消失的古代建筑,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并生动而有趣地向观众展示我国建筑的风采。
 
3.2 CG 技术的运用革新历史纪录片的视觉效果
在CG 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制作者可以拍摄制作出更加精美的视觉影像画面,为观众们提供了视觉和精神享受。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是成功利用CG 技术的典范。创作者通过三维立体动画,以更具象、立体的方式呈现国宝文物,利用二维平面动画,为国宝文物增添了生动鲜活感。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以模拟化再现画面、人物表演和历史场景的搭建等方式实现诗意化叙事的影像效果,从视听效果、历史情节和主题思想等部分表现现代历史纪录片的特性。
 
3.3 CG 技术完善历史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方式
进行历史纪录片创作时,工作人员运用CG 技术既可以提高画面的视觉效果,增强影像画面的张力,还能够更好地表达历史纪录片的主题思想情感,完成与观众精神层面的交流沟通。例如,纪录片《紫禁城》既回顾了一段历史,也重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品质。人们对故宫的念念不忘,不仅是因为这里的名气,还因为宏伟的建筑见证了岁月山河的力量。
 
针对存在偏色问题的影响,CG 技术可以科学地校正影像画面颜色,从而使历史纪录片整体的影像色调达到统一的效果。而画面色调的调整与优化处理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启迪心灵的作用。历史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通常使用CG 技术来优化处理影像画面,不仅丰富了纪录片情感表达方式,还升华了历史纪录片所要展现的中心主题。
 
4 CG 技术在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中遵循的原则
4.1 历史纪录片的价值决定CG 运用要忠于事实
CG 技术的运用,为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历史纪录片的题材具有特殊性,要求以历史的客观事实为创作基础,通过查找史料、寻找访谈、实地勘察等途径探寻历史遗存的碎片如典籍、遗址、文物等,再经过对史实的辨析和推断,进而以影音结合、技术还原的手段展现已经消逝的历史图景。然而,部分历史是难以寻觅的,以口述、文物和遗迹无法复原鲜活的场景,这推动了虚拟再现手法在历史纪录片中的出现[5]。
 
利用CG 技术创作历史纪录片,需遵守真实性的原则,切忌为了精美的画面呈现而忽视历史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大明宫》中有50 min 左右的画面内容是利用CG 技术实现的,创作者在运用CG技术之前,对大明宫建筑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根据大明宫的画卷、图书资料的记载,科学地还原影像画面。
 
4.2 历史纪录片的特性要求CG 运用要有艺术性
巴拉兹说过:“纪录片的创作艺术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在从实际生活中取材而不进行虚构的制约下,可以综合利用影像语言与音响来完成纪录片的叙事、再现或造型,因此纪录片是艺术性同真实性相结合的创作。”对于现实的实地拍摄无法还原出的历史场景,可以利用CG 技术来呈现当时的画面。逼真和精美的画面使得观众身临其境,增添趣味性的同时使观众沉浸其中,实现了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过CG 技术进行历史纪录片影像创作时,不仅需遵循真实性原则,还要同当下的现代艺术审美相符合。CG 技术创作出的影像画面富有现代艺术感,呈现各种视觉艺术的美学特色,能够给观众提供丰富的美学享受。创作的目的不仅是还原真实,还要创新地呈现当今的多元化艺术作品,更好地为历史纪录片的艺术审美表达服务。
 
4.3 纪录片的性质决定CG 技术必须为内容服务
CG 技术在历史纪录片创作中的应用需遵循适度可行性的原则,切忌一味追求商业化,将影像视觉效果作为创作中心,而忽略了叙事上的逻辑性。CG技术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工具。合理应用CG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出创造美学效果,拓宽展示客观真实世界的方式的积极作用。
 
利用CG 技术制作画面,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历史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要对制作经费预算和主题创作需要等进行深思熟虑。CG 技术使历史纪录片在创作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觉创新只作为作品创作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纪录片制作的辅助工具。然而,一部历史纪录片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其内容和思想。相较于CG 技术的表现形式,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始终处于支配地位。
 
5 结 语
历史纪录片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CG 技术在历史纪录片的探索和纪实观念的革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使人们在传统历史纪录片的基础上发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未来的纪录片领域,以数字化为底层逻辑的创作趋势使主题内容创新文化范式,使制作过程突破技术屏障、传播媒介融合多方效能,由此引领纪录片领域的探索浪潮。